如何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OpenRTB 中有一个 geo
字段,该字段对应一个 geo
对象,这个对象中有好多字段,这里只讨论两个关键的字段 lat
和 lon
字段的获取。其中 lat
表示纬度,lon
表示经度。
OpenRTB 中有一个 geo
字段,该字段对应一个 geo
对象,这个对象中有好多字段,这里只讨论两个关键的字段 lat
和 lon
字段的获取。其中 lat
表示纬度,lon
表示经度。
OpenRTB 中还有一个 connectiontype
字段,在 OpenRTB 3.0 里面叫 contype
,其实表示的都是网络连接类型,其中包含有 Ethernet,WIFI,2G,3G,4G,5G 和未知移动网络类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 Android 和 iOS 中如何获取网络连接类型。
今天我们来聊聊获取网络运营商信息。
在 OpenRTB 中,关于网络运营商的信息有三个属性:carrier
, mccmnc
和 mccmncsim
。
其中 carrier
是运营商的字符串名称,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当然,用英文或者用数字表示都可以,其取值只要通讯双方规定好就可以了。
mccmnc
是 MCC
(移动国家码 Mobile Country Code)和 MNC
(移动网络码 Mobile Network Code)的组合,格式为 MCC-MNC
。
MCC
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共 3 位,中国为 460
。
MNC
有 2 位的 也有 3 位的,在中国使用的是 2 位。例如中国移动 TD 系统使用 00
,中国联通 GSM 系统使用 01
,中国移动 GSM 系统使用 02
,中国电信 CDMA 系统使用 03
等。
mccmncsim
是 SIM 卡的 MCC
和 MNC
,格式跟 mccmnc
一样。如果两个值都有效,当这两个值不同时,说明用户正处于漫游中。
另外,我们通常还会使用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或 HNI
(Home network identity)来表示 MCC
和 MNC
的组合,但是在格式上,MCC
和 MNC
中间没有 -
作为分割。
下面的代码我们统一使用 PLMN
来做说明。
今天我们来聊聊获取设备屏幕的分辨率,DPI,屏幕尺寸,缩放因子等信息。
在 OpenRTB 中,关于设备屏幕的信息有以下四个属性:
Attribute | Type | Definition |
---|---|---|
h | integer | Physical height of the screen in pixels. |
w | integer | Physical width of the screen in pixels. |
ppi | integer | Screen size as pixels per linear inch. |
pxratio | float | The ratio of physical pixels to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 |
其中 w
, h
对应屏幕物理宽高的像素值。
ppi
是每英寸的像素个数,不过对于 Android 设备,通常它又被称作 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
pxratio
是物理像素与设备无关像素的比率,也被称为缩放因子(scale factor)。
下面我们来就 Android 和 iOS 设备来分别讨论如何获取这些信息。
阅读全文…书接上回,前面两篇文章分别讲解了如何获取 make,brand 和 model和如何获取移动设备唯一标识。今天我们来讲讲 User Agent 的获取方法。
User Agent 中文名为用户代理,简称 UA,它是一个特殊的字符串,它其中包含了客户端的设备型号,操作系统及版本、浏览器及版本、浏览器渲染引擎等信息。服务器可以通过它来对客户端进行各种分类统计,因此,对于移动广告来说,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请求参数,如果没有提交正确 User Agent,将会严重影响广告的正常充填。
User Agent 虽然包含了这么多信息,但是它并不需要用户自己来构造。对于浏览器来说,每个浏览器都有自己默认的 User Agent,比如对于 Chrome 来说,它的 User Agent 看上去是下面这个样子:
Mozilla/5.0 (Linux; Android 4.0.4; Galaxy Nexus Build/IMM76B) AppleWebKit/535.19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8.0.1025.133 Mobile Safari/535.19 |
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0_3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2.1.50 (KHTML, like Gecko) CriOS/56.0.2924.75 Mobile/14E5239e Safari/602.1 |
从上面两个 User Agent 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来自 Android 4.0.4 系统的 Chrome 浏览器的,甚至我们还能知道它是来自 Galaxy Nexus 这样一台 Android 设备的。而第二个是来自 iPhone 系统上的 Chrome 浏览器的,系统的版本号是 10.3。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网站上投放广告(不管是普通网站,还是面向移动设备的网站)的话,User Agent 都可以自动通过浏览器的请求头部发送,当然也可以通过 JavaScript 脚本来获取 User Agent 并通过单独的请求发送。
但是对于移动广告来说,广告请求通常是使用系统自带或来自第三方的网络库发送请求的,而网络库在发送请求时,通常不会自带有效的 User Agent 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从 WebView
中来获取一个有效的 User Agent。
在移动广告领域,设备唯一标识是用来追踪用户的最重要的标识。
对于精准广告和个性化推荐而言,可以通过设备唯一标识,进行千人千面的精准投放。
既然移动设备唯一标识如此的重要,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如何获取设备的唯一标识。
阅读全文…如今,媒体与广告平台之间的对接方式除了直接使用广告平台提供的 SDK 以外,还有很多是采用 API 方式来对接的。
在 API 对接方式下,媒体需要自己通过 API 将广告请求发送给广告主,广告主根据媒体发来的广告请求来返回响应的广告。
在通过 API 发送的广告请求中,通常会包含一些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唯一标识,制造商,品牌,型号,联网方式,网络运营商,地理位置,UserAgent 等等,广告主会通过这些设备信息来更好优化返回的广告内容,提高变现率。
今天我们先来说一下三个最基本的设备信息 make,brand 和 model 的获取方法。
阅读全文…今天看到思否有关于远程办公经验分享的征文活动,而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采用了远程工作这种形式,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谈一谈自己这一年来的远程工作体验,希望能够对想要尝试远程办公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最近一直在家工作,用的都是台式机,这个月公司要组织去泰国旅游团建,正愁手里没有个便携的笔记本,手机淘宝就给我发了一条 GPD P2 Max 的推送广告,让我知道了这个宝贝。在跟多款同类产品经过了一番比较之后,决定就买这一款了,趁着双 12 期间有优惠活动,最后从京东上买了这台超级本。
先说一下为啥选它而不是其它的几款同类产品的理由。首先从大小上来说,这款是同类产品中最大的,其它几款都是 6寸,7寸,8寸,8.4寸,只有这一款是 8.9 寸。同时它在笔记本产品中又足够小,比主流的 13 寸,14 寸笔记本要小的多,甚至比 10 寸的 iPad 还要小,它只比 iPad Mini 大一点点。所以带出去很方便,屏幕又足够可以用。
它还是 2560x1600 的 16:10 的高分屏,色彩,可视角度都很棒。现在万元以下几乎找不到一款这么高分辨率的笔记本电脑,比如华为的 MateBook 13,号称 2K 屏,实际上分辨率只有 2160 x 1440,只比 1080p 分辨率高一点而已。当然,对于 Windows 系统来说,是不是真正的 2K 屏并不重要,又不是不能看。但是我选择它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我要用它装 MacOS 系统,当然这是工作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装逼。
对于 MacOS 系统来说,笔记本如果不能开 HiDPI,那屏幕看起来模糊的就跟眼瞎了一样。所以,一般的 1280x768,1920x1080 这种显示器的笔记本如果用来装 MacOS 系统,体验那是相当的差。而华为那款 2160 x 1440 分辨率的 MateBook 13,如果开了 HiDPI 的话,显示分辨率只有 1080x720,屏幕上能显示的东西很有限,甚至有些软件的界面都可能显示不全。所以,2560x1600 这个分辨率就相当重要了,低于这个分辨率的笔记本,装 MacOS 体验都不会好到哪儿去。当然,如果你的要求不高,只要满足『又不是不能用』这个条件就能接受的话,那你就随便选了。
满足这个分辨率,尺寸又足够小的同类产品当然也有几款,比如壹号本系列有几款:One Mix 3,One Mix 3S, One Mix 3 Pro。壹号本这几款,尺寸是 8.4 寸,比 GPD P2 Max 稍微小一点点,但分辨率同样是 2560x1600 高分屏,所以这个尺寸还算可以接受。
壹号本这几款的屏幕还支持 360 度翻转,可以变身为平板电脑,看上去更高大上一些,而 GPD P2 Max 就是普通的笔记本设计,虽然也带触摸屏,但没有 360 度旋转变平板的功能。不过我又不是做商务的,也不是做设计的,变身平板这一点我好像用不到。
而 GPD P2 Max 带一个高清摄像头,壹号本这几款都不带摄像头,而我们远程办公开视频会议的时候,有时候会用到摄像头,因为这个摄像头的存在,反而让我更看好 GPD P2 Max。
壹号本内置的固态硬盘是板载固态硬盘,没办法更换,在没有确定这块内置固态硬盘能否安装 MacOS 之前,我也不太想冒这个风险。而 GPD P2 Max 的固态硬盘就是普通的 NVMe m.2 的固态硬盘,可以很方便的更换,而且在我购买之前,我已经确认过,这款 GPD P2 Max 自带的这块固态硬盘是支持安装 MacOS 系统的,这一点反而让我省心了。
最后是接口方面,GPD P2 Max 和壹号本都一个 Type-C 接口,而 GPD P2 Max 比壹号本多了一个 Type-A 的 USB 3.0 接口。两个 Type-A 的 USB 接口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要装 MacOS 系统,内置的无线网卡就不能用了,除非自己更换,但难度较大,因为内置的 Wifi 模块是焊死在主板上的,要把它弄下来的话,需要高超的手艺,否则一不小心可能主板都报废了。而便宜又省心的方法,就是买个几十块钱的 USB 无线网卡来代替。如果用这个方案的话,就需要占用一个 USB 接口了。而如果笔记本只带一个 Type-A 的 USB 接口,又被无线网卡占用了的话,那就没地方插鼠标了。虽然说可以通过 Type-C 来外接一个扩展坞解决,但是为了插个鼠标,还要接个扩展坞,在方便性上就大打折扣了。总之,有 2 个 Type-A 的 USB 接口的话,在便利性上会方便很多。而 GPD P2 Max 刚好满足这一点。
壹号本相对于 GPD P2 Max 来说多了一个非常鸡肋的读卡器接口,这个接口只支持 A1 卡,而且如果安装了 MacOS 系统的话,这个接口也是废掉的,无法使用。
价格上,壹号本比内存和硬盘容量相同配置的 GPD P2 Max 还要贵 1000 块钱,既然有便宜又好用的,干嘛要选贵的呢。所以,比较之后,就只剩下 GPD P2 Max 这一款可以选择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终让我下决心买这款 GPD P2 Max 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发现了这个项目:https://github.com/Azkali/GPD-P2-MAX-Hackintosh ,一个可以在 GPD P2 Max 上完美安装 MacOS 的解决方案。
买来之后,我按照这个项目中的说明一次就安装成功了,最终结果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体验非常好。
在性能上,这款装了 MacOS 的 GPD P2 Max 跟最新的 2018,2019 款的 MacBook Air 差不多,CPU 单核跑分甚至胜过这两款最新的 MacBook Air,多核跑分上比这两款最新的 MacBook Air 稍低,不过我这是在 GPD P2 Max 的 BIOS 中设置为风扇静音的节能模式下测试的结果,如果打开性能模式,可能跑分会更高一些。
而在便利性上,这款 GPD P2 Max 可比 MacBook Air 轻便多了,毕竟 MacBook Air 现在最小的也有 13 寸,跟 MacBook Pro 比起来只能算低配,而不能算轻便。而价格上 MacBook Air 也不美丽,在内存和硬盘大小相同的配置下,最新的 MacBook Air 比这款 GPD P2 Max 可是贵了整整 10000 块钱呢,而 GPD P2 Max 只有 MacBook Air 三分之一的价格。
另外,这款 GPD P2 Max 在装 MacOS 选择 SMBIOS 机型时,除了原作者写的 MacBook10,1 这个机型以外,其实还可以选择上面那两款最新的 MacBook Air 机型(MacBookAir8,1 和 MacBookAir8,2),这样显得更时尚一些,逼也可以装的更足。
当然,这款装了 MacOS 的 GPD P2 Max,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在测试了几天之后,我也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努力发现了以下几个原本可以忽略的问题:
1、电池容量。官方标示的是 9200mAh,但是实际上是两节 4600mAh 的电池串联,而两节电池串联只是电压会加倍,电流并不会加倍。在 MacOS 中,可以看到电池容量显示的是 4600mAh,开始我以为是 MacOS 显示错了。后来进 Windows 系统查看,发现 Windows 上使用的是 35000mWh 这样的单位,后来又去查了一下官方的宣传图片,上面写的电池容量是 35Wh( 9200mAh@7.6V ),如果按照 9200mAh@7.6V 来计算的话,应该是 70Wh 的容量才对,而官方宣传上写的和实际测试的明明又都是 35Wh,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官方标示的这个 9200mAh 是错的,后来跟官方技术开发人员确认了一下,确实这个宣传写的是错的。
2、硬盘通电次数。在使用了 2 天之后,打算测试一下硬盘,测试结果吓我一跳,使用时间是 32 个小时,这个看上去没有问题,跟我实际的开机使用时间基本相符,至少也没有多出太多,但是通电次数居然是 570 多次,我就算安装系统时反复重启,加一起也不过只有几十次,怎么会多出 500 多次呢?询问官方技术开发人员,得到的答复是那个检测结果不准确,因为机器生产时,有老化这个阶段,这个可能影响了通电次数的测试结果。所以,如果真的不影响硬盘寿命的话,这个问题也可以忽略,就算用几年之后,硬盘真的坏了,到时候再换一个更好的就是了,反正现在硬盘是越来越便宜了。而且对我来说,这个作为旅游外出用的笔记本,上面的数据都是些临时的数据,就算丢了,也会在其他地方有备份,所以这个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3、HDMI 接口。这个本自带的那个 micro HDMI 接口实际是 1.4 的,而不是宣传图上写的 2.0 接口,官方技术人员已经确认那个是市场部因为有误解标错了。所以就不要想通过这个接口来外接什么 4K@60Hz 的显示器了,这个接口只能正常外接 1080p 或 2K@60Hz 的显示器。如果真想连 4K@60Hz 显示器的话,官方技术人员说通过 Type-C 转 DP 也许可以实现,不过我还没试过,因为我没有 Type-C 转 DP 的扩展坞,而且暂时也没有这个迫切的需求。另外,这个 Type-C 口不支持雷电。
4、在 MacOS 下,蓝牙只支持一部分设备的连接。比如罗技蓝牙键盘和鼠标在 MacOS 下都不能通过蓝牙方式进行连接,只能通过优联接收器来连接使用。但是其它一些蓝牙设备却可以正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蓝牙给小米手机发送文件,也可以连接小米手机通过蓝牙共享的网络。也就是说,在外面只要手机能上网,这个本就可以直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上网,不需要 USB 的 Wifi 接收器也能上网,这一点倒是挺便利的。其它的蓝牙设备暂时还没有测试。不过像隔空投送之类的苹果无线蓝牙特有的这些功能肯定是没有的。
5、在 MacOS 下睡眠和唤醒有时候正常,有时候又不正常。大概跟外接鼠标键盘有关。外接鼠标或键盘的时候,盒盖无法睡眠,点了睡眠之后,外接的鼠标和键盘稍微一碰,就会唤醒。关于休眠唤醒我也没做过多测试。总之,不用的时候,还是关机最安全。
我遇到的大概就这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都可以忽略。
总之,这个价格能买到一个可以跑 Windows 和 MacOS 双系统的高分屏的超便携笔记本,我已经很知足了。
另外,我 fork 了一份上面那个项目,并且做了一些修改和升级,这是我 fork 的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ot/GPD-P2-MAX-Hackintosh ,当然我也给原作者提交 pull request 了。如果原作者过些日子合并了的话,就直接参考他那个地址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去年年底买了个 NUC8i7HVK,打算把现在用 iMac 27 卖掉,然后装个 Mac 和 Windows 的双系统做开发用,但是 iMac 装了 10.14 之后,发现 APFS 也支持 Fusion Drive 了,感觉还挺好用的。就一直没卖。所以 NUC8i7HVK 上最后只装了一个 Windows 10,没装 Mac 系统。用了半年,发现 27 寸的 iMac 虽然是 5K 屏,但是不够大,还是 NUC8i7HVK 上接的那个飞利浦 43 寸 4K 显示器比较爽。但是 iMac 接在 43 寸显示器上用的话,有两个显示器,而 43 寸的显示器本身已经够大了,两个显示器根本看不过来,所以 iMac 自带的屏幕就有点浪费了,于是再次打算装个黑苹果,把 iMac 卖掉。
于是又买了一块三星 SM961 的 M2. NVMe 硬盘,插到 NUC8i7HVK 中装黑苹果。最后安装倒是安装好了,可是发现显卡驱动不完美,很多地方显示是花屏,感觉效果不如意。所以打算重新自己卖配件,自己组装一台黑苹果,然后把 NUC8i7HVK 和 iMac 全都卖掉。
经过上网搜索各种资料,最后从淘宝买了下面这一堆配件:
硬件 | 型号 | 价格 |
---|---|---|
CPU + 主板 | Intel Core i7-8700 + 微星 B360M 迫击炮 | 2639 |
显卡 | 蓝宝石 RX580 8G 2304SP 白金版 1366MHz | 728 |
硬盘 | 三星 SM961 512G M2 NVMe | 549 |
硬盘2 | 东芝 TR200 960G SSD SATA | 759.8 |
内存 | 英睿达镁光 DDR4 2666Mhz 16G*2 (共 32G) | 958 |
无线 + 蓝牙 | BCM943602CS 双频 BT4.1 无线网卡 PCI-E | 184.24 |
摄像头 + 麦克风 | 蓝色妖姬 480p USB2 摄像头,内置麦克风 | 38.71 |
机箱 + 电源 + 风扇 | 酷冷至尊Q300L机箱,MWE500电源,风扇 * 3 | 620 |
USB3.1 Type-C | Type-E 转为 Type-C 的 USB 3.1 的挡板线 | 32 |
算下来总价格差不多是:6509 元。
这个价格比最新的 Mac mini 最低配(6331 元)只贵了不到 180 元。但是在配置上那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下面是跟 Mac mini 最低配的对比:
Mac mini | 黑苹果 | 对比 |
---|---|---|
Intel Core i3-8100 | Intel Core i7-8700 | Mac mini 要换这个 i7 CPU 需要加 2334 元 |
8GB 2666MHz DDR4 | 32G 2666Mhz DDR4 | Mac mini 要换 32G 内存需要加 4404 元 |
Intel 核显 | Intel 核显 + RX580 | Mac mini 没有独显,加钱也没有 |
128GB 固态硬盘 | 512G + 960G 固态硬盘 | Mac mini 就算换 1T 固态硬盘也需要加 5872 元 |
USB 3.0 x 2 + USB 3.1 x 4 | USB 2.0 x 4 + USB 3.0 x 2 + USB 3.1 x 3 | Mac mini Type-C 接口虽多,但 Type-A 的不够用 |
单纯对比这几项,我们就会发现,即使 Mac mini 再加上 12610 元,把配置升级了,还是比这台黑苹果的配置差劲,因为这还没算上显卡。
也就是说,一台升级了配置之后,仍然比黑苹果还差劲的 Mac mini 的价钱已经相当于三台黑苹果了。
所以,上面黑苹果对配置跟 Mac mini 比起来可以算是性价比极高了。
当然我还有一些配件没有算上,比如我还有一块三星 970 Pro 1T 的 M2 NVMe 硬盘,是 NUC8i7HVK 上的,现在的价格差不多是 2779 元,原来的价格肯定比这个高。键盘鼠标是以前买的罗技 K780 + M590,入手价是 534 元。显示器是去年跟 NUC8i7HVK 一起买的飞利浦 43 寸的 4K 显示器,入手价是 2977 元。这些加一起也有 6290 元。
要是都算在一起的话,总价格差不多有 12800 元吧。看上去有点贵了,可是跟 iMac 对比一下:
iMac 27 | 黑苹果 | 对比 |
---|---|---|
Intel Core i5-9600K | Intel Core i7-8700 | i7-8700 不论性能还是价格都更高一些 |
32GB 2666MHz DDR4 | 32G 2666Mhz DDR4 | 这俩可以配置一样 |
Radeon Pro 580X 8G | 蓝宝石 RX580 8G | iMac 这个显卡名字很牛逼,其实跟 RX580 一样 |
2T SSD | 512G + 960G +1T SSD | 黑苹果的硬盘容量更大一些 |
苹果键盘鼠标 | 罗技 K780 + M590 | 苹果键盘说实话,手感和耐用程度比罗技差远了 |
27寸 5K 显示器 | 43寸 4K 飞利浦显示器 | 各有各的好,我更喜欢大的 |
按照上面 iMac 27 这个配置的话,官网价格是 30206 元,差不多是黑苹果两倍半的价格。所以,这台黑苹果的性价比仍然是极高的。更何况,我这几样多出来的是之前的配件,并不需要重新购买,跟新买一台 iMac 27 来比的话,就更省钱了。
这个配置安装黑苹果也是相当简单,硬件安装就不详细说了,按照说明书插起来就行了,自己动手大不了多花点时间,并不是很难。
这里说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显卡插在第一个 PCI-E x16 插槽上,显卡会占两个 PCI-E 挡板的位置,所以紧挨着第一个 PCI-E x16 的那个 PCI-E x1 插槽被挡起来了,用不了。BCM943602CS 无线网卡插在第三个挡板位置对应的 PCI-E x1 插槽里面,跟显卡紧挨着。因为第四个 PCI-E 插槽不能用,它跟第二个 M2 插槽冲突,我两个 M2 插槽都要插硬盘,所以,第四个 PCI-E 插槽只能空着,不能用来插无线网卡,我最开始就把无线网卡插在那里了,最后发现不能用。但是这个插槽空着,挡板位置还是不能浪费的,正好主板上还有一个 USB 3.1 的 Type-E 的接口,我专门买了一个 Type-E 转为 Type-C 的 USB 3.1 的挡板线,把它引出来,正好可以把挡板插在第四个 PCI-E 插槽的位置上,这样四个挡板的位置就全利用起来啦,后面板上还多了一个 Type-C 接口,还可以防止空着进灰了,一举两得。
主板上有一个 CPU 风扇接口,直接接 CPU 的风扇,我的 CPU 是 i7-7800,非超频版本,功耗只有 65w,用盒装自带的风扇完全镇的住它,不需要单独买个 CPU 散热器了,更不需要上什么水冷。
机箱后面自带一个风扇,接在 SysFan3 上面,离得近。顶部的风扇接在 SysFan1 上,前面的风扇接在 SysFan2 上。风扇多的可以分组串联,比如我前面装了2个风扇,是串联在一起接在 SysFan2 上的。
这样做,之后可以在系统的 BIOS 里面对每组风扇单独控制。
我买的电源是直出的,跟全模组的相比,便宜一半,缺点就是用不着的线一大堆,用不着的线我塞到机箱背面捆起来,这样就不会影响美观和散热了。
关于内存条,我只买了 2 条 16G 的,日后如果需要,还可以再加 2 条扩充到 64G。但是如果只插两条内存的话,应该插在 2、4 位置上,不然开机之后会有提示告诉你,你所插的内存位置没有优化。
接下来是安装系统。
我要安装的是双系统,安装之前先进 BIOS 进行以下设置:
首先用 F6 载入默认优化的配置。接下来调节风扇转速,把智能调节都打开,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置每一档的风扇转速。如果不设置的话,机箱的风扇声音会全速运行,非常吵,但是温度却不一定很低。设置好了,会很静音,温度也不高。
接下来是开启双显卡支持,核显加速。打开高级设置,找到调整整合式显卡的设置(Integrated Graphics Configuration),第一项设置为 PEG,然后把下面一项开启多显示器输出功能打开,这时中间会出现一项集成显卡分配的内存容量,保持默认值 64M 就可以了。这样设置之后,就可以打开双显卡支持,核显加速了。如果不这么设置,不管是 Windows 还是黑苹果都会有问题。
如果你希望可以用USB鼠标或键盘唤醒电脑的话,可以在唤醒事件设置中,把由 USB 设备唤醒一项打开。
剩下其他的设置,就都不要动了。都保持默认值就好。否则,安装黑苹果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
先安装 Windows 10,安装好之后,从微星官网下载 BIOS 和驱动安装升级。
然后从三星官网下载硬盘驱动,从东芝官网下载硬盘固件管理程序,之后安装升级就行了。
独显驱动从 AMD 官网下载,无线网卡和蓝牙驱动是跟卖家要的。
一切都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安装黑苹果了。
Mac 安装盘镜像从果黑小兵的部落阁下载。然后下载对应的 EFI。安装盘制作好之后,用下载的 EFI 替换安装盘的 EFI 分区中的 EFI 目录中的内容。然后下载 Clover Configurator,按照这篇文章中所写内容生成 SMBIOS 信息,按照我的黑苹果硬件配置来说,选择 iMac19,2 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更新 Clover Configurator 到最新版,不然没有这个选项可选。更新完了记得保存,不然就白改了。
接下来,把安装 U 盘插到机箱,在 BIOS 里把启动改成 U 盘优先,然后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下一步下一步,跟在白苹果上安装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安装过程中会重启几次,重启之后也是先通过 U 盘引导,进入 Clover 界面,选择已安装的苹果系统盘启动,两次之后就进入安装完成界面了,然后一路设置完成,就可以使用了。
接下来,用 Clover Configurator 把安装盘上的 EFI 目录复制的安装好的系统的 EFI 盘的 EFI 目录中。之后就不需要 U 盘,直接可以通过硬盘启动了。
接下来对系统的优化可以参考:https://github.com/SuperNG6/MSI-B360-10.14.5-EFI/wiki ,这里就不啰嗦了。
阅读全文…